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调查 >调查报告

没有工匠,哪来工匠精神?

调查说明:什么是“工匠”?什么是“工匠精神”?中国有没有“工匠”和“工匠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风气如何形成?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一调网,进行“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风气?”的调查。

  2016年,“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通过媒体报道,一些过去从未被涉及的领域和人物开始为大家所熟悉; 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讨论工匠精神,为什么在某些国家能够延续;一些百年企业能够屹立不倒,也被总结为具有“工匠精神”;国内一些企业内部也设立了“匠心奖”。那么,什么是“工匠”?什么是“工匠精神”?中国有没有“工匠”和“工匠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风气如何形成?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一调网,进行“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风气?”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样本的性别比率为男、女各占50%; 按地域划分,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城市各占25%;年龄群体分为50后、60后、70后、80后和90以后;受教育程度分为高中、中专、技校,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以上;个人月收入分为6000元及以下,6001元到10000元,10001元到20000元,以及20000元以上。有效样本为2000份。

  什么是工匠、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传统的理解就是手艺人,或者叫“匠人”。非高端的,有泥瓦匠、箍桶匠、铁匠、皮匠;中高端一点的,有裁缝、木匠,乃至银匠等等。所谓的360行,“匠”占了不少的比例。然而,今天的工匠和“工匠精神”,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

  从最近媒体报道所传导的现代工匠含义看,在上海就有:推动上海汽车行业发展、汽车行业创新标杆——徐小平;“工人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王曙群;掌握100多种焊材焊接技术的“焊神”——张翼飞;口腔医生徐培成;眼镜巧匠蓝金康等。放眼全国,有能将焊接技术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的高凤林;有錾刻大师孟剑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的顾秋亮。还有一批名单,比如胡双钱、宁允展、张冬伟、周东红、管延安等。随着“工匠精神”的被看重,这些重量级的“大匠”进入媒体报道范围,也进入了大众视野。

  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下,工匠和大匠的界限在哪?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大众对此的理解如何?

  值得庆幸的是,受访者对这样的界限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调查显示,作为工匠,有70.3%的受访者认为,“做了这项工作,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其次,67.5%的受访者认为,工匠就是以掌握的高超技术获得相应的高收入。双变量的数据显示,月收入在6000元及以下的受访者选择此项的达到71.8%;59.1%的受访者表示,工匠的工作态度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受访者排出的要素依次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以地域划分,北京最高,选择此项的达到80.2%;其次是热爱从事的工作,愿意终身不离不弃;第三是痴迷手艺,无怨无悔;第四是只追求极致,不在意效益;第五是专注、耐心对待工作。有意思的是,在工匠和工匠精神之间,界限最为模糊的是“干一行爱一行”。

  愿意成为工匠的理由


  受访者对于工匠和“工匠精神”有着清醒的理解,在回答“您愿意成为有‘工匠精神’的人吗”这个问题时,有57.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有33.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但客观条件做不到”;表示不愿意的为3.7%;表示不知道的为4.6%。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城市,对此选择有很大差异。一线城市表示愿意的为62%左右;而二、三、四线城市的平均值只有46.6%。显然,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对于工匠精神的呼唤更为强烈。
  那么,愿意成为“工匠”,或者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的理由是什么呢?

  调查显示,超6成受访者认为,能终身从事一项自己热爱的工作,成为工匠,已经非常值得;接近6成的受访者表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工匠精神”;超3成受访者表示,这个社会,一般技能的人太多,没有绝招不能安身立命。

  显然,“工匠精神”是目前社会最需要的精神。而要有“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有做工匠的准备。受访者陈先生表示:“其实,大部分人是达不到只顾精益求精,不问效益收入的境界的。虽然大家也很清楚,自己未必能够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匠,但是,工匠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大家还是认可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动机,把活干好,过去是手艺人的信条,现在应该成为职业道德最起码的底线。”

  为什么不愿意成为工匠

  分析人士在解读调查数据时指出,不能轻视的是33.9%的受访者所表示的,“愿意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以及不愿意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受访者的理由。

  在上述受访者中,有超3成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不需要自己有“工匠精神”;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在收入项的双变量分析中,收入最高的受访者选择此项也最高;24.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大部分企业生产讲速度,营销靠低价,员工不培训,“工匠精神”没有市场;22.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现在讲精益求精,在你还没有成为高级技师的时候,已经饿死了。另外,机器的进步已经代替了工匠,流水线已经把人也训练到机器的程度等等因素,工匠已经趋于消亡,何来“工匠精神”?

  受访者朱先生表示:“说‘工匠精神’,首先要有工匠。如果工匠也没有了,何来‘工匠精神’?其实,大部分人是希望自己掌握一定的技能的,但有时候,这个愿望还是有点虚幻的。因为,你的岗位不需要,你的领班不愿意,你的老板无所谓。再说了,在你学技术,练绝招,精益求精的过程中,牺牲的一定是速度。而在当下讲速度、讲效益的风气下,慢工出细活不招人待见。或许,那些能够在某个特别需要特殊技能的岗位上的人,是一个难得的机缘。”

  朱先生的“机缘说”未必全对,但也得到许多受访者的赞同。


  工匠精神需要无数工匠凝聚


  受访者陈女士对工匠的感慨很文艺:“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看过一篇小说《品质》,说一位鞋匠,守着几十年的工艺,做着自己认为有品质的鞋,却不能抵挡工业化带来的冲击。当时不理解,现在感触很深。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行业的凋敝,也目睹新的领域的崛起。所以,感觉有些匠的消失是无可避免的。同样,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有些工匠的复苏或者被重新认识也是值得期待的。比如,个性化的需求就会催生某个手艺的复苏。”

  受访者包先生认为:“手艺可以被替代,追求完美的‘精神’应该延续。或许,这种精神是制造业的内在支撑。说这样的精神如何完美意义不大,创造能够延续这种精神的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有一个追求“工匠精神”的社会风气呢?

  超5成的受访者表示,首先是社会大多数民众对产品质量有要求,不仅仅被产品价格所吸引;其次是工匠有比较高的收入;第三是工匠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对于这点,90后的受访者小张感叹道:“现在一说某个行业的工人收入超过普通白领,就有人酸酸地说风凉话,好像灰领、蓝领即使技术高超,也不能进入中高收入人群。”另外,有高质量、高美誉度的本土企业引领行业发展,以及投机取巧没有市场等,也有2成以上的受访者选择。

  当经济要转型,产业要升级,“粗”级制造向精细制作要效益的时候;当人们不仅仅只需要能把饭煮熟,而且还需要随心煮饭的时候;当在特殊行业里,靠技能做出绝活的人群不断壮大的时候;匠人应该应运而壮大,“工匠精神”应该复苏并且发扬光大。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电子版http://www.jfdaily.com/guoji/bw/201606/t20160605_229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