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调查说明:在今年315即将到来之前,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一调网,进行一项名为“E时代,您遭遇过哪些消费陷阱”的调查,目的是通过梳理互联网时代那些五花八门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营销方式,让更多消费者懂得防范之道,明明白白消费。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老年人想象为消费时容易被“忽悠”入坑的群体;但数据却推翻了这一固有思维……
每年3月,都有一个重要的日子,那就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日子,是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节日的宗旨,主要是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处理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大造舆论,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形成舆论压力,以改善消费者的地位等等。
在今年315即将到来之前,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进行一项名为“E时代,您遭遇过哪些消费陷阱”的调查,目的是通过梳理互联网时代那些五花八门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营销方式,让更多消费者懂得防范之道,明明白白消费。本次调查采取在线调查方式,样本总数1000份。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在样本选择时,从18岁到55岁以上,分5个年龄段平均择取200份,具体为:18-25岁、26-35岁、36岁-45岁、46岁-55岁和55岁以上各200份。 调查数据显示,有66.9%的受访者表示有遭遇过消费陷阱;认为在E时代,消费陷阱较以往多了的受访者,占比55.4%,超过了半数。
年轻人更易“上当受骗”小到一根葱,大到买楼买车,都是具体的消费行为。任何一种消费,都是基于生活的基本需求;倘若在消费过程中,满怀喜悦地花钱出去,回头却发现陷入了商家设置的“陷阱”,能乐得起来么?但在实际生活中,遭遇过消费陷阱的普通人真是不少,尤以年轻人居多。分类数据显示:遭遇过消费陷阱的,以18-25岁的受访人群占比最高,达到78.5%;26-35岁的受访者占比67.5%;36-45岁的受访者占比61.5%;46-55岁的受访者占比58.5%,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比68.5%。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形形色色的借贷平台出现在人们眼前,部分不良网络借贷P2P平台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过度消费。一些从事“校园贷”的不良网贷平台,对贷款人的身份审核形同虚设,学生申请借款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不需家长或老师提供担保书。有的网贷平台宣称“0利率”,而实际年利率却高达30%以上,并对逾期贷款收取高额“管理费”,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催收,让学生深陷泥潭。好在这一势头正得以遏制,去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P2P平台,不仅被受访者选为“陷阱”高发区,同时也被认为是不良理财产品的高发区,诸如运用“高收益”来吸引资金,实际兑付时往往不能兑现甚至“人间蒸发”,让投资人血本无归。同属于金融领域的保险业也被受访者圈为“陷阱”产生地,这与官方消息“不谋而合”。今年1月,保监会官网就已挂出2018年第一份消费者提示——关于“开门红”保险销售的风险提示。“开门红”是保险销售行业特有的销售节点,在此期间,保险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销售推动力度相对较大。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诱导消费者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比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因此,保监会特别提示称: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未来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实际上,这些消费陷阱并不是“开门红”期间特有,而是历年来保险消费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至于“特定群体的‘免费’推介、义诊等”,主要是针对中老年群体。租个场子,把老人们“请”过去,然后声声关怀,先是免费试用或品尝,然后高价推销,让老人们“心甘情愿”掏出巨额养老钱高价买下产品。在E时代,此类“陷阱”还有了“升级版”,比如从原来的口口相传,到现在诸如建立微信群联络,覆盖面似乎更广……
落入万元以上陷阱的,老年人最多
倘若在消费中遇到了陷阱,那么,“陷阱”有多大?在回答“您遭遇过的消费陷阱,最大涉及金额是多少”这一问题时,58.0%的受访者选择了500元以下;501-1000元的占比18.4%;1001-3000元的占比11.2%;3001-5000元的占比6.5%;5001-8000元的占比2.5%;8001-10000元的占比1.1%;1万元以上的占比2.3%。 虽然从金额上看超半数以500元以下的小额为主,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分类数据中,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涉及金额超过1万元的有3.5%,高于平均数1个百分点。不能小看这1个百分点,因为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来说,1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如果100个老人中有3.5个会遭遇这样的消费陷阱,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极有可能对收入相对有限的老人带来极大伤害,后果难以预料。而这样的“陷阱”,相当部分就是来自于上述所谓的“免费推介或义诊”。受访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就曾被一起打拳的邻居拉去听了堂课,稀里糊涂中花了近2万元买下一堆“保健品”,发现上当后“讲师”找不到了,找邻居又拉不下面子,终日闷闷不乐。幸而她及时发现母亲情绪不对,百般开导母亲才打开心结,“这样子的推销太坑人。”有专家表示:对此类打温情牌、具有较强迷惑性的推介式营销,有关部门发现一起就要严处一起;社区、居委会也应对辖区内老人进行排摸,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更重要的,子女平时对老人应更多给予关怀,在精神上多加抚慰,让这些推介无机可乘。不过,此类“温情牌营销陷阱”往往打一枪换个地方,较难彻底消除。在此也呼吁中老年朋友,要自身加强防范,对过于热情的“营销手段”注意甄别,天上不会掉馅饼。 消费中遭遇了陷阱,会主动维权吗?1000名受访者中,有72.6%表示“会”。至于维权方式,726人中表示“直接找商家要说法”的有50.6%;“找消保委投诉”的有35.4%;“在网上给差评”的有14%。其余274位受访者均表示“不会主动去维权”,理由则五花八门,其中尤以“时间耗不起”为最,达到35.0%;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知道找谁去维权,特别是网络消费”;其他还有表示“有理说不清”、“当做花钱买教训”等。 网络消费若遭了遇“陷阱”,真的是“不知找谁去维权”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去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已颁布了《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对网购中消费者的售后权益,从法规层面予以了保护。因此,消费者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因为怕烦或感觉“损失反正不大”,就去姑息那些不合规的销售行为。至于调查中,出现超半数受访者认为现有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对日常消费行为“保护作用有限”的原因,有受访者表示:主要还是个人对法规条款认识有限,平时不注意学习,事发了才去翻,一知半解之下忽略了法规相关条款的真正内涵,“有了法律武器,要用好,除了能有更多接受宣传机会的外界因素外,平时自己加强学习亦很重要。”
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虽然消费环境较以往已有了较大改善,但对于个别商家的经营行为中存在消费欺诈的问题,职能部门还是应该加强监管,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领域,普通消费者可能一时难辨真伪,更需监管部门予以督查并及时发出消费警示。当然在E时代,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除了监管部门担起责任来,作为消费行为的主体——消费者自身,是否也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73.4%的受访者表示: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贪小失大”;52.9%的受访者则认为:对一些新型消费形态,千万不要贸然介入,一定要搞清楚再说。本文转自KuRunData:http://www.kurundata.com/report1/20180313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