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调查 >调查报告

家和万事兴——市民家庭幸福要素调查

调查说明: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QQsurvey针对上海市民有关幸福快乐的理解和诉求,按照上海市民注重家庭的特性,进行了 “幸福家庭的快乐要素”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依据样本库的样本,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指标进行抽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一个家庭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这个幸福的衍生和感染是巨大的。它构成了美丽中国最基本的要素。据媒体报道,我国有至少18个省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100多个城市,把“幸福城市”作为政府的施政目标。其实,作为一个理论上抽象,个体认知上十分感性的概念,究竟是哪些人群会感性认识幸福?百姓又有哪些对幸福快乐的理性要求?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QQsurvey针对上海市民有关幸福快乐的理解和诉求,按照上海市民注重家庭的特性,进行了 “幸福家庭的快乐要素”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依据样本库的样本,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指标进行抽样。其中,性别比例为1:1;年龄从20岁到60岁以上划分为六个层次;受教育程度按照高中、中专及以下,大学本科和大专,研究生以上学历等,共为3项;家庭收入自4000至20000万元以上,共划分5个层次。共获得有效样本800份。

幸福的家庭往往相似

    幸福,作为个体而言,往往是充满感性的。沙漠的旅行者,在经历干燥缺水的磨难后,那一勺清水足够让他进入幸福快乐的神仙境界。同样,当一位亿万富翁遭遇背叛的时候,哪怕是山珍海味依然会觉得味同嚼蜡。幸福快乐在个体而言,正如世界之百草争艳,各不相同。但是,无论个体的快乐存在着怎样天壤之别,当幸福快乐作为一个社会命题的时候,一定会有其内在的共性脉络。或许,当成功人士规劝大众不要“攀比”的时候,未必会获得大众的认可;同样,当得重病的漫画家在窘境时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的时候,大众依然知道,这些快乐是含着眼泪的。那这是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幸福快乐的基本点是相同的。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在《安娜·卡列尼娜》卷首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这个相似是什么呢?

    本次调查显示,在社会大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认为构成个人幸福快乐的十大选项为:有89.8%的受访者认为是幸福家庭;有85.5%的受访者选择平安健康;有70.6%的受访者选择闲适自由的生活;有65.8%的受访者选择丰富的物质生活;有62.0%的受访者选择成功的事业。以后依次为,广泛的亲朋好友,杰出的子女,和谐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自我意识的成熟和有良师益友。(见下表)



    调查显示,家庭和睦被列为个人幸福快乐的首选,而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事业有成位列第四和第五;而闲适的生活进入三甲。显然,个人的幸福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或许,这也是目前“慢生活”等生活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的最好注释。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有7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幸福和非常幸福的;23.6%的受访者认为一般;认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只有2.3%。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觉幸福快乐的比男性高出7个百分点;硕士以及以上受访者幸福感觉比高中中专受访者高出6个百分点;家庭收入超过20000元的受访者幸福感觉比家庭收入在4000元的受访者超出14个百分点。

温暖使您流连有归属



    家庭常常是我们个人的出发地,也是我们传统的归属地。“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明明白白道出家的温暖。家里有丈夫或者妻子,家里有父母和儿女,这些是大多数人出门的牵挂,努力的动力。本次调查显示,在回答“您觉得您的家庭生活温暖吗”这一问题时,有40.0%的受访者表示“很温暖”;有46.5%的受访者表示“温暖”。两者相加达到86.5%。显然,绝大部分家庭生活是健康而温馨的。表示一般的为13.0%,表示家庭不温暖的只有0.5%。 (见右上表)

    家人在一起,除了吃饭休息以外,家庭温馨最多体现在可以经常一起闲聊说话,闲聊未必有很多中心主题,但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正是家庭给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调查显示,有41.6%的受访者表示家人每天会聚在一起闲聊,尽管大部分家庭成员知道,吃饭的时候说话不太好,但是,大部分家庭在晚饭时候,是说话的最好时机;有41%的受访者表示每周会有1次家庭成员的聚会和聊天;还有大约8%的受访者表示每两周会有比较长时间的家庭聊天。三者相加有9成。只有1%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聊天。

    当受访者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不舒服的时候,最先想到和谁诉说?近6成的受访者表示首先会找配偶诉说,并一起寻找解决之道,选择这个答案的受访者大多数是中年人;其次是找父母或者孩子,占16.4%,选择这个答案的受访者大多数是年轻人或者老年人;有12.3%的受访者选择找同事同学诉说,选择这个答案的大多是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和学生。以后依次为找亲友诉说,和自己独自承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个细胞却聚合了血脉、亲情、担当、牵挂和奉献。当刘欢和萨拉伯曼“同是一家人”的歌声在鸟巢响起的时候,家的含义具有了更广泛的延伸。

有一个小窝为您增添自信

    毫无疑问,家的温馨是重要的,家庭的温馨常常是困难来临时的粘合剂和解决困难的动力,或许还是面对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候情感上的一丝丝暖流。但是,家庭的幸福还始终和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钱的未必幸福,但贫困基本上不幸福”,受访者朱小姐这样说。本次调查显示,在回答“影响您家庭幸福快乐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时,家庭和睦位列第一,占28.9%;经济状况差位列第二,占21.9%;位列第三的是感觉未来缺乏安全感,占16.4%。以后依次为,缺少奋斗目标,梦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事业、学业不顺心,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压力大,没有社交圈子等等。

    一些受访者认为,正是经济上的差异,使得收入少的群体缺乏安全感和远离亲友。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那么多地方的领导者,把增加老百姓收入作为让百姓幸福的施政目标中的重要指标。

    家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窝”。有意思的是,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于自己的住房表示满意和很满意的达到51.9%。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为14.8%,表示满意的为37.1%。对自己的住房满意程度表示一般的为32.5%。而对自己住房不满意的为13.0%,表示很不满意的为2.6%。 (见下表)


    即使不满意只占不到2成,但是,有7成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还会改善自己的住房,而表示不会改善的只占13.1%,表示现在说不准的为16%。这说明,受访者对于自己家的重视程度。或许,住宅是大部分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也是左右自己对生活满意程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身体康健让您心情舒畅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过多次有关春节的调查,其中一个选项,就是春节问候语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首先流行的是“恭喜发财”;而后,受访者认为流行的是“万事如意”;而在2006年以后,受访者首选最流行的是“身体健康”。就此,可以看出,当我们进入温饱,奔向小康的时候,健康或许就是感受我们幸福的一个基本条件了。这也不难理解,当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下,感觉幸福快乐位列第一的是家庭和睦,位列第二的就是健康平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我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我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上海是全国最先跨入老龄社会的城市。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基本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之一。本次调查,在回答“您期望你能够长寿到几岁”这个问题时,有超过4成的受访者表示,“无论年龄,关键是活得健康”;位列第二的是能够长寿到89岁,占27.0%。以后依次是长寿到99岁、89岁和超过105岁。 (见右上表)

    健康长寿并不仅仅是我们身上的遗传基因起作用,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注重养生就能达到的。或许,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健康长寿是个体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当我们的平均寿命从40多岁上升到70多岁的时候,健康长寿就不仅仅是个体、偶然的因素在起作用,社会的安定,医疗福利的扩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在回答“您对哪些选项比较满意”这个问题时,位列第一的是家庭和睦,占79%;位列第二的就是家人健康,占66.6%。或许,尽管我们进入了老龄社会,但大多数人的健康,使得我们幸福快乐的感觉得到有效的延伸。

完善的社会保障为您护航


    本次调查访谈中,受访者最多谈及的是,我们个体的感受反映必须是在一个大环境中才有意义。亲情、健康、收入等等要素,一定是在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中才能体现价值。换句话说,只有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下才有参考意义。在对社会基本保障措施的调查中,受访者满意的是大病医疗保险和少儿医疗保险;相对比较满意的是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而满意程度较差的是失业保险。

    显然,当各地政府把幸福作为施政目标以后,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与家庭幸福最为相关的社会视点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占72.8%;其次是医疗保险,占71%;位列第三是房价问题,为65.9%。以后依次为养老问题,收入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和反腐倡廉问题。 (见下表)


    家庭幸福,个人一定快乐。大多数家庭的幸福快乐,必然营造出社会的幸福快乐。在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时候,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的幸福,已经成为共识。受访者朱先生表示:我们期待,不仅仅期待个人的成就,我们更期待全家的美满幸福,我们同样期待,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个人的幸福感受,一定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 电话:24176666

地址:都市路4855号

邮政编码:201199

网址:http://www.jfdaily.com

Email:gbx040@jfdaily.com

QQ survey中国在线调研

网站:www.1diaocha.com

本文转载自解放日报电子版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