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调查说明:实习生月薪酬超800元要征20%的税?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实习生的权益被侵犯了吗?为此,一图观政联合一调网进行了“实习生权益谁来管”的调查。
实习生月薪酬超800元要征20%的税?这一话题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然而作为一名实习生,被侵犯的权益可能不仅限于薪酬。不仅法律法规漠视实习生权益,实习生自己也缺乏保护意识。而实习,早已不那么单纯,一条产业链正悄然形成……
中部某大学大四本科生刘辛(化名),正在年底前焦头烂额地准备各种出国留学文书。但学校的一则通知让她倍感崩溃:明年春季学期,学院将组织长达6周的集中强制实习。
“这个时间非常尴尬。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那时候已经需要入职;考研的同学要准备复试;对我这样的出国党,也耽误出国前的准备和自己找的实习。”刘辛觉得,把实习强制安排在大四下学期没什么意义,大家基本都找好了各自的出路,即使去做学校安排的实习,也只是打打杂而已。
刘辛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困惑的大学生。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超过765万人,随着就业竞争加剧,实习生大军的生存状况和权益保障越来越受到关注。
图政数据工作室(@一图观政)联合一调网进行了一次线上调查,2015名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为什么要实习?
强制实习、刷简历or得到锻炼?
今年的“双十一”狂欢中,一条新闻有些突兀:240名大学生学了“公路运输专业”而“被实习”,被派到韵达快递西北分拣中心分拣快递,每天工作10小时却仅得10元。他们被学校告知,“实习算作实训学分的一部分,与能否毕业相关”。央视曝出后,韵达快递补发每人报酬220元。
像这样,所在学校将实习与学分挂钩的学生,在@一图观政的线上受访者中占了25.71%,超过1/4。另外还有33.42%的受访者学校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但仍将实习与能否毕业相挂钩。两种合计近六成。
虽然将实习列入必修学分并与毕业挂钩确实有政策依据,但若大学生们只能被强迫做一些与专业或未来就业方向完全无关的“廉价劳动力”工作,无疑是一种剥削,与“实践育人”的初衷背道而驰。
“我在实习期间经常做一些‘打杂’的工作”,是很多实习生的心声,这句话的认可度高达3.9(1-5的数值代表态度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3为中间态)。“我对实习企业而言是‘廉价劳动力’‘的认可度也达到了3.86。
然而,实习所带来的“光环效应”仍然让一些学生趋之若鹜。来自首都某985大学的王枫(化名)虽然刚刚升入大二没多久,却已同时做着两份无报酬的实习。
每日疲于奔命的她告诉@一图观政(微信号P100017):“我实习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背景,让简历更好看一些。至于工资,真的不是很重要,因为公司给我的东西,比我能给公司的东西要多很多。”王枫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去一些知名公司实习往往是给老板打下手,没有做分量很重的工作,但她“得到了锻炼”。
企业需要“实习生劳动力”,实习生则需要平台与“好看的简历”,相比之下,实习的实际效果好像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供需关系甚至催生了“实习产业链”,知名企业的“内推实习职位”被明码标价。今年秋天,一些学生的朋友圈忽然被“跟风求五赞”的实习群刷屏。占有信息的一方以“行业大咖分享求职经验”、“企业内部培训试题”等等资源作为诱惑,吸引目标人群。
与职业院校生的顶岗实习不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985、211院校的实习生将实习当作“向更高处去的垫脚石”,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留学,招生官都很看重申请学生的经历丰富程度。
因此这部分学生往往不在意劳动报酬和权益,有人甚至会选择付钱来得到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他们也很少在乎那一纸实习证明,不是去“打卡”,而是渴望从知名企业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
一家号称“留学生背景提升领军品牌”的公司曾经推出过一项美国州办公室实习的项目,十天的价格为4万元人民币,声称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州长的推荐信。但接受@一图观政(微信号P100017)采访的一名留学咨询机构负责人表示,十天的活动所换来的推荐信说服力非常低,申请时作为材料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
实习生权益:
没有协议的“保障”
当实习成为一种供需交换而不再那么单纯,再谈实习生权益似乎就有些“奢侈”。实习待遇,就是最“无法启齿”的一部分。@一图观政线上调查发现,18.57%的受访者实习报酬为0元。
当被问及“经历过哪些实习生权益被侵犯的事项”时,仅有32.37%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没有遇到过侵权事件”,而“实习单位劳动报酬不合理”则是最容易遭到侵权的,高达38.78%的实习生承认自己在薪酬方面被侵权。
排名其后的则是“休息休假权没有保障,强制加班”(26.71%),“学校强制要求到某特定单位实习,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21.60%),延长试用期(21.05%),等等。在薪酬问题背后,更加根本的问题是实习协议和法制监管的缺失。@一图观政调查显示,只有35%的实习生与所有实习单位都签订过实习协议,多达26.61%的受访者完全没有签订过实习协议,而未签订的人中,超过八成的原因是“自己未想过,实习单位也未提出签订协议”。
@一图观政网上调研结果显示,实习生所签订的实习协议中超七成的协议规定了工作时间、内容、报酬和实习期间的工作描述。但真正关乎实习生权益的内容,如实习期间的相关保险、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知识产权等却较少提及。
去年夏天,一篇《我是一个被UBER开除的实习生,今天我有话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名自称在Uber天津实习遭到开除的南开大学学生称,Uber天津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包括不签订实习合约,无任何身份信息核验。而Uber天津公司给出的开除原因是,四名实习生违反了保密协议,也被指实习生是“背了黑锅”。
而实习生自己的合同意识也比较淡薄。@一图观政的网上调研中,签订了实习协议的同学里,只有不到50%表示通篇阅读了实习协议并明白其中内容,可见不少实习生对自身的权益也没有清楚的认知。
从最根本上来说,法律法规对学生的“劳动者”身份颇为模糊。在校学生也不是2003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意见的规定》中的劳动者:“在校大学生仍然有学籍,其身份是学生,不是劳动者,故其实习行为不可能是择业行为,也不是就业行为。”
想要真正保障实习生权益,厘清权责,应当从根源上细化明晰,明确实习生的法律地位。与其寄希望于涉世未深的学生维护自身权益,不如要求学校真正保证学生的实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