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调查 >调查报告

盛夏:8成受访者打算休假

调查说明:本次“消夏问卷”涉及“你会选择去市区哪些地方消暑”,“今年夏天,你会休假吗”、“记忆中的夏天,你最怀念什么”等7个问题。由新闻晨报携手一调网,通过街头随访,网络调查等形式,共回收有效问卷947份。

 8成多申城受访者打算休假。最让都市人怀念的则是以往“夜晚纳凉,与邻聊天”的情景。

    上周六,梅雨才歇,气象局即宣布本市“出梅”。本周大多数时间,上海最高气温均接近35℃。为此,“晨报·问卷”推出专题。


点击参加本期夏天问卷调查

气温太高,如何安排?8成多人选了“休假”

 针对“今夏,你打算花多少时间休假”这一问题,36%的受访者选择10天以上,27%选择6-10天,20%选择5天以内。

    选择“6-10天”休假的谢小姐说,因为天很热,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让自己放松一下,缓解工作压力,“我们有年假,还可以通过双休日换班等,零零总总,加起来假期长了。”她说。

    17%的人表示不休假,“报纸上登了,最近航班打折不多,出去一趟,成本很高,等等再说。”

    那么,夏天会旅行还是待在家?37%的人会在国内旅游,8%的人会出国旅游。其余则选择了待在市区游玩或当个“宅一族”。

    至于旅行目的地,海外游方面,日本、英国、法国是热门,也有少数受访者选择马尔代夫、澳大利亚、越南等地。

    此前,媒体消息,由于签证门槛放低,越来越多人将日本纳入旅游目的地。法国之所以受青睐,可能和近期欧元汇率走“软”让奢侈品“被打折”有关。

    国内游方面,苏杭、厦门、海南排名靠前。项先生选了乌镇、西塘,“江南小镇的风格吸引我,水乡也很清凉。”

    施先生透露,自己将在8月初和朋友们去云南自助游,这些地方夏季气温在15℃-25℃左右,适合避暑。预算3000元不到,实惠。

市区哪里好消暑?“shoppingmall”当红

    如果去市区,哪些地方适合消暑?

    结果显示,“shoppingmall”(即超大规模购物中心,集中有购物、餐饮、娱乐等场所)最受青睐。张女士说,在那里,既可以血拼衣物行头,也能带家人看电影,还能让儿子打电玩,翻斗乐。逛累了就去餐厅吃饭,孵孵空调,多么惬意。

    其余场所排名如下:游泳池和海滩、博物馆和图书馆、公园和主题乐园、滑雪场和溜冰场等。谢小姐喜欢去泳池、海滩,“社区游泳池、金山城市沙滩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胡先生则首选博物馆和图书馆,“那里很凉快,又有很多书看,增长知识,在家里就看看电视也是很无聊的。”戎小姐对滑雪场情有独钟,“刺激,而且银七星滑雪场离我家近,所以会去。”

    如果“宅”,过半受访者会把家里空调温度定在26℃以上,29%的人设定在26℃以下,12%表示不开空调。家住普陀区的王女士说,现在,办公室和地铁的空调温度太低,受不了。所以,在家一般就设在26℃-28℃间,有益身体。

    此外,68%的受访者觉得上海的夏天“越来越热”。不少人说,最大的烦恼就是热,热得没有胃口吃饭,热得没有心思逛街了。16%的人觉得气温和往年差不多。剩余16%认为比以前凉快。

消夏最怀念什么?“纳凉,与邻聊天”

    记忆中的上海夏天,你最怀念什么?44%受访者选择“夜晚纳凉与邻居、家人聊天”。

    家住长宁区47岁的吴女士回忆,以前,很多人家里没电风扇,就用大蒲扇。男的赤膊,女的穿及膝裙、短袖。下午三四点开始,家家户户搬桌椅到户外吹穿堂风。晚上一边吃凉拌西瓜皮、凉面,一边“嘎山胡”。

    “那时,大家互相都认识。哪里像现在,一个楼盘一幢大厦,对面住着谁都不晓得。”她说。

    22%的受访者选择光明牌冰砖,正广和橘子水。“当时4分钱一根的绿豆棒冰,还有‘中砖’,一口下去,味道老赞的。”徐先生说。不少受访者说,和芬达、美年达比,当年的正广和橘子水,又称“红包”,一点不逊色。

    16%的人则怀念“捉知了,捉蝈蝈”。其中以男性居多,“现在,城市里连萤火虫都看不到了。”

    14%的受访者则怀念一场场露天电影。“比如《闪闪的红星》啊,《小兵张嘎》啊,蚊子好像也在看,所以就不叮咬我们了。”家住闵行区的吴女士说。在她看来,这和看DVD简直是两码事儿。

问卷·个案

□晨报记者  潘隽

新上海人讲述各地消夏风俗

吃湖州乌米饭,喝崂山啤酒,逛青岛大排档

湖州:吃碗“乌米饭”,蚊虫不咬

口述人:蒋先生

    湖州离上海很近。一碗“乌米饭”是消夏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做“乌米饭”最重要的原料是乌桕树叶子。这是一种野生植物,在城市里已很难看到。我家做饭用的叶子也是乡下亲戚送来的。

    叶子洗干净加水煮半小时,汁水是青绿色的,以此蒸糯米,熟透后,颜色就变得乌黑黝亮,闻上去还有一股清香。按当地老人的说法,夏天吃“乌米饭”,蚊虫不叮咬。

包头:夏日后半夜,记得穿长袖

口述人:高小姐

    内蒙古昼夜温差大,夏天晚上很多人会拿小板凳坐在外面乘凉。几乎没有人家装空调,没那么热。我们会买很多西瓜,一口气挑七八个。但到了后半夜会冷,一定要穿长袖衫。

莱芜:坐“交叉凳”,喝崂山啤酒

口述人:赵小姐

    山东的夏天总是很晴朗,艳阳高照,很少下雨。傍晚却凉风习习。因此,很多人傍晚拿着“交叉凳”坐,喝茶聊天。朋友们吃烧烤、喝崂山啤酒。烧烤用煤炭炉,上来的食物是半成品,用铁签串着,自己动手。

成都:夏天很“湿”,火锅来排汗

口述人:吕先生

    夏天在我的印象中是“湿”的,走在路上水汽扑面。晚上,我打开窗户睡。 “雨眠”真的很舒服、很享受。成都市河——府南河边有很多茶馆、茶室,成都人会带着一家老小去那里摆“龙门阵”(意即聊天)。小吃很多,煮毛豆、炒龙虾、冷锅鱼、干锅鸡,还有火锅,吃辣排汗除湿。

青岛:咖啡啤酒、果汁啤酒,爽

口述人:李小姐

    青岛夏天,印象最深的是海边的大排档。不少本地人晚上6点左右,先去游泳。游得肚子饿了,走上沙滩便可以看见大排档,摆着品种丰富的海鲜烧烤和用大号塑料袋盛装的生啤。

    每逢啤酒节,人们围聚在一张张长桌边畅饮。还有特别为女生准备的咖啡啤酒及果汁啤酒。太爽了。


问卷设计:潘隽

问卷执行:蒋闵津 何梦云  胡丹  赵昱  赵怡宁  吕希

网络数据采集由一调网完成   本期礼品由世纪公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