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调查 >调查报告

动漫开销:每月500元内最实在

调查说明: 买书看碟选玩偶,各类动漫支出,每月500元内最能接受。至于自己是否会模仿喜爱的动漫人物,申城4成受访者透露“不会”。这是“晨报·问卷”与一调网联合调查的最新结果。

最早何时接触动漫?    点击参加本期动漫问卷调查

近3成人“幼儿”时已受熏陶
   

    此次调查涉及“对哪里的动漫印象最深刻”、“每月在动漫上的花费”等10个问题,共回收891份有效问卷。

    结果显示,申城40%的受访者从“小学”开始接触动漫,27%的人则提前至“幼儿”。受访者赵小姐说,记不清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了,反正蛮小就看动画片了。

    选择在“中学”接触动漫的受访者有21%,而“大学”和“步入社会以后”分别占总数7%和5%。

    关于“对哪里的动漫印象最深”这一问题,“日本”是首选。23%的受访者选择“中国”,位居第二,“美国”、“韩国”、“欧洲”分别次之。

    而在国产动画片中,62%的受访者表示看过《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神笔马良》等动画片。

    陈先生说,上述片子都看过,对《大闹天宫》的印象最深,当中人物和民族乐曲融合得恰到好处。

    32%的人看过其中的一二部。仅有6%的人表示上述全都没有看过。

“动漫生活”知多少?

“买卡通公仔”排在最后

    在“和动漫有关的事情中,你会做哪些”一题中,“看动画片”排在首位,其次是“看漫画”。“玩游戏”和“听原声音乐”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买卡通公仔”垫底。

    在动漫方面的开销,85%的受访者称愿每月在动漫上花“500元以下”。丁小姐说,平时就在网上看看,再有就是买点小饰品,没更多开销了。

    11%的人选择“500-1000元”。“我喜欢HelloKitty,平时会买些相关的生活用品,毛巾、杯子、箱子等。这些东西很贵,开销一下上去了。”家住普陀的王小姐说。

    选择“1000元以上”的占总数4%。

    此外,动漫也使得许多动漫术语变得流行。在“你知道哪些动漫术语”一题中,“伪娘”的知晓度排名前列。“伪娘”通常被用来形容男性的中性化倾向。

模仿卡通人物?

半数人自称“不会”

    “cosplay”意为角色扮演,对于“是否会模仿动漫人物”,49%的受访者选择“不会”。

    小周说,看别人“cosplay”觉得很不错,但自己去模仿就要顾虑许多现实问题。

    24%的人选择“会”。

    另有27%的人认为“说不清”。不少受访者说,想过,但没有合适的机会。“偶尔,私下里学学蜡笔小新说话,也挺好玩,逗逗女朋友。”家住杨浦的小徐说。

    如果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人穿动漫服装,5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反感。赵先生说,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19%的人对此“反感”。陈小姐说,突然见到这样一个人,觉得很另类。

    也有28%的受访者回答“说不清”,潘小姐说,扮相好看就无所谓。如果太吓人,就会影响到别人,这样不好。

哥找的不是变形金刚,是童年

    实习生 吕希 晨报记者 徐哲

    口述人:陆先生 31岁 国企员工

    我是一个“刚丝”,我们聚集的地方叫做上海“刚丝厂”。

    别误会,这个厂和工业无关,只是一群变形金刚玩具粉丝建立的公益平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变形金刚”动画片来到中国,风靡一时。每个男孩子都以拥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为荣。这其中也包括我,一个普通小男生。

    我的第一个变形金刚是在小学三年级得到的。

    那天午休,我央求妈妈买了一个大拇指一般大的变形飞机,结果下午就在学校弄丢了。现在,我仍有遗憾。

    记得那时,南京路市百一店三楼有家变形金刚专柜,柜台前人声鼎沸,极像现在上下班高峰时的地铁。

    长大一点,我挤进人群,在那个专柜买了巴掌大的一个铲土机。

    那是动画片里“大力神”的一条“腿”,一共18元。在当时真是一笔巨款啊!不过,看到别人投来的羡慕眼光,什么都值了。

    后来,读了高中,成人,考大学,最后上了中文系,玩具离我渐行渐远。

    可是工作后,《变形金刚》电影重来,又看到网上“刚丝”的收藏,“铲土机”的记忆一下回来了。我仿佛回到了许多年前,那个使劲儿往专柜里挤的瞬间。

    现在,我有了近200个变形金刚。最珍贵的是在30岁生日那天,妻子送的一个巨大的MP04擎天柱。这是同类玩具里的高端货,我至今仍舍不得拆开。

    套用一句流行语,哥“粉”的不是变形金刚,而是童年。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启示

□实习生 吴晨 晨报记者 覃柳洁

    晨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这次关于动漫的调查,喜羊羊与灰太狼屡被提及,请问它们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吗?

    吴(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宣传公关部总监,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出品方,以下简称吴):最初想弄两个对立、矛盾的形象,类似于猫和老鼠,最后选择狼与羊。

    因为在世界各地的童话中,狼与羊都比较典型,在宗教、文化中不会有避讳。随后,我们作市场调查,看小学生、小朋友更接受哪种狼与羊。

    问卷:能否就此比较中、日动漫产业?

    吴:日本动漫产业一般从漫画开始,再发展至电视、电影,乃至周边产品。也有像HelloKitty,30年前由产品闻名,并不靠一个影像支持。

    再如多啦A梦,至今每年一部电影,认真做内容。

    中国动漫业刚开头,应容许不同模式。

    问卷:这次调查发现,诸如“萝莉”、“正太”等正成为青少年甚至成人流行语,您怎么看?

    吴:在日本,是全民动漫,地铁里常有老人在看漫画,不只是针对孩子。

    而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动漫是做给孩子看的,但是国内真正做给小朋友看的作品不是太多而太少。

    喜羊羊希望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所以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中,也融入类似“×××,叫你回家吃饭”这样的热点。

    我想说,动漫是平等而多元的,不能太急功近利。

本期问卷采用街头随访、电话访谈、网络调查。

    问卷设计:潘隽

    问卷执行:蒋闵津 何梦云 胡丹 赵昱 赵怡宁

    网络数据采集由一调网完成